前言

本规范 旨在明确PR-FAQ文档的内容的规范性,提升PR-FAQ文档的质量,帮助基础技术部人员撰写标准的PR-FAQ。如需提升PRFAQ写作能力,可以详细参考附录提供的指导及范例。

写作原则

  1. 写作⻛格:准确精炼,行文要求按照商业写作⻛格,避免营销⻛。
  2. 写作立场:实事求是,立场要求中立、客观,可以接受任何人的挑战。
  3. 写作逻辑:逻辑严谨,要求全文整体逻辑、段落逻辑、语句内逻辑的均严谨。

名词解释

1
2
3
PR-FAQ: PR(Press Release,新闻稿)+ FAQ(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,常⻅问题解答) + 附录(引入数据、产品草图、架构图等)。PR-FAQ是逆向工作法思维的典型应用,在项目正式开始前通过撰
写新闻稿/常⻅问题解答的方式,阐明并定义项目的用户、用户的问题、对用户的收益、用户体验,以及项目对公司的价值、项目边界。使用该文档可以和相关人员有效沟通、对⻬认知。简而言之,PR-FAQ可以理
解为浓缩版本的“商业计划书”,撰写方法参考这篇文章。

PR-FAQ文档规范

PR-FAQ组成部分

PR-FAQ文档由三个部分组成:

  1. 使用以客户为中心的语言概括性描述创意的新闻稿(PR)
  2. 客户和内部合作方可能询问的常⻅问题(FAQ)
  3. 以及帮助沟通创意的图例等组成的附录

这三个部分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经过组合和迭代,可提高理念的清晰度,并促进内部沟通效率。

PR-FAQ写作规范

####PR写作规范

  1. 标题 - - Heading
    • a. 内容提要: 短小精悍的描述(最后写标题)。
    • b. 一句话总结 (要点):描述你正在推出的产品以及客户将获得的最重要的好处(提示:这是你的电梯游说,保持简单)。
    • c. 日期: 你未来的发布日期(例如, 2020 年 6 月 1 日)。这告诉读者它尚未启动并设定启动时的期望。
    • d. 副标题:一句话总结。
  2. 第一段 - — Summary:是什么的摘要简介 。假设这个人不会读完整篇新闻稿,所以第一段突出重点!不要啰嗦。
    • a. 从客户出发: 正文第一句话准确地说明客户是谁以及你将提供的好处。例如,美团的用户现在可以提前一天知道新的餐馆位置,得到热⻔产品额外的优惠。
    • b. 描述你将/正在发布的产品: 使用客户能理解的词语。 在命名你的产品或服务之前,请说它是什么。 如果必须为你的产品或服务命名,请将名称放在[括号]中。
  3. 第二段 - — Problem : 机遇或问题需要以客户为中心 。清楚地解释需要解决的机会或问题。不要错误地放大问题或机会。实事求是,但引人注目。避免夸张。
  4. 第三段 - — Solution:途径或解决方案。 明确说明你如何充分利用客户的机会或如何解决客户问题的愿景。
  5. 第四段 - — Citing:引用一位美团领导人的话。 不要捏造事实。从美团领导者那边获得真实评价。 这表明你支持自己的想法。 领导者评价应该能够捕捉到将要提供给客户的价值(提示:要获得评价,请与领
    导分享新闻稿的早期版本)。
  6. 第五段 - — Experience:描述客户体验 。描述客户将如何发现和使用你的建议以及他们将获得的价值。你写这段话的目的是激励读者去尝试。
  7. 第六段 - — Testimonial:客户证词 。这个是编造的,但应该是具体的、可信的,听起来像一个人说的。 使用推荐书来强化客户关心你发布内容的原因。
  8. 第七段 - — Call to action:行动呼吁。 引导读者到他们可以去的地方(例如,链接)。
  9. ⻚脚: 在底部包含“机密”。

FAQs规范

FAQs旨在解答人们在阅读新闻稿后可能提出的问题。这是一个解开假设的工具。
FAQs要求如下:

  1. FAQ的需要包含 2 个视⻆:客户视⻆和利益相关者视⻆(利益相关者通常是项目的资源投入方/决策者/管理层等)
  2. 把最常⻅的问题放在最上面
  3. 至少请回答 10 个以上问题
  4. 必须包含下文的必答题,可选题请根据实际项目判断是否保留
  5. 不要隐藏或掩饰棘手的问题,如果不知道请回答“不知道,我们仍在通过XXXX来寻找调查答案”,以便寻求包括领导层在内的人员的帮助与反馈

必答问题

(可根据产品不同,适当调整问题⻆度)

问题 1 :XX的用户是谁?
场景:一切有“用户”的产品,都需要回答。尽量阐述清楚核心用户是谁,不建议直接用全体员工之类的宽泛表述。

问题 2 :XX解决了哪些问题?
场景:直接描述问题本身(无法xxxx,缺少xxxx),而不是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结果(提供了xx功能,具备xx能力)。

问题 3 :XX有哪些业界对标?
场景:请描述XX产品的业界对标产品,技术类的产品需要进行具体的指标对比。

问题 4 :XX和YY的区别是什么?
场景:YY指某产品,YY可能是:1. 我们要对标的业界知名产品;2.一个业界开源版本,而XX的基于它的演进; 3. 公司内部解决类似问题的产品。请描述XX与YY的定位,相同点与差异点等。

问题 5 :XX是不是重复造轮子?
场景:如果读者可能联想到公司的同类产品,则需要通过此问题进行说明。

问题 6 :XX会依赖哪些服务?
场景:如果XX重度依赖(如,直接上下游,核心功能依赖,核心计算能力依赖)于某些服务,需要通过该问题澄清。目标是让读者理解系统架构,并且澄清未来可能的共建及合作。

问题 7 :XX的性能标准有哪些?
场景:如果是技术类产品,需要回答。如果用户会关注到服务的性能则需要此问题。如产品或组件的使用方会关注可用性和延迟。性能既包括前端交互的性能,同时包括API的性能。在上线之后需要按实际能力调整。

问题 8 :XX的成功标准是什么?
场景:因为通常产品都需要抓手,一般通过数据化指标来回答,并且要对指标作解释说明,便于阅读者理解和判断。

问题 9 :XX的里程碑有哪些?
场景:里程碑可以为利益相关者和用户建立产品发展预期。

问题 10 :XX的各阶段投入(人力投入 & 基础设施成本)是多少?
场景:通常需要预估产品在各个阶段的成本投入情况,以方便团队成员、股东、HR等⻆色进行投入产出评估和资源的准备。

可选问题推荐

问题 1 :XX有哪些入口?
场景:如果该产品是用户产品,则用户需要关心从哪里进入开始使用,该入口可能是网站地址、文档地址等。

问题 2 :什么样的场景可以使用XX?
场景:如果该产品是用户产品,则需要列表用户的使用该产品的核心场景。

问题 3 :XX做什么?不做什么?
场景:已经有同领域的产品时,需要明确产品的定位与边界。

问题 4 :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,可能会遇到哪些挑战?准备如何应对?
场景:对于技术类产品,可以描述可能的技术挑战以及建议的解决方案;对于需推广运营等类型的产品,需要描述在产品运营过程中将遇到的挑战与解决办法。

附录规范

附录要求如下:

  1. 所有外部数据等引用需要标注来源
  2. 需要展示产品的架构图或产品视觉设计图等,方便客户更好的理解,形成客户体验